郑州金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新闻分类

产品分类

联系我们

24小时服务热线:

TEL:15136231602

郑州金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 址:www.zzjykj.net

联系人:邹经理

手 机:15 13623 1602

电 话:0371-67825601

传 真:0371-67825601

E-mail:jinye01@126.com

邮政编码:450001

公司地址:郑州市高新区冬青街26号河南省电子商务产业园4号楼1单元203室


河南省召开2018年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重点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河南省召开2018年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重点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19-01-14 00:00 来源:http://www.zzjykj.net 点击:

    1月9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18年河南省十二件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向社会发布2018“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的有关新闻。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焦飞发布我省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工作开展情况。省发改委环资处处长薛东峰、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建筑管理处副处长刘洪、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处处长刘江、省交警总队副总队长赵旭东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处长李大刚参加此次会议并回答了记者关注的问题。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郑延保主持。

2018年河南省优良天数比例达到56.6% 

主要污染物浓度均持续下降


2018年,全省PM2.5累计浓度为61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同比下降1.6%;

全省PM10年均浓度为103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同比下降2.8%;

全省优良天数比例为56.6% ,基本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优良天数比例目标任务。


     全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年均浓度分别为16微克/立方米、39微克/立方米、2.1毫克/立方米,较2017年分别下降23.8%、2.5%、16.0% ,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纵观全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我省污染严重的时段主要集中在1-2月份和11-12月份。

    1-2月份我省气象扩散条件较差,污染物持续累积,造成PM2.5升高。

    4-9月份,我省空气质量一度取得良好成绩, PM2.5月均浓度均在45微克/立方米以下,特别是7、8、9连续三个月PM2.5月均浓度均首次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11-12月份,秋冬季节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 气象扩散条件较往年显著变差,我省重污染天气频发,还远重于京津冀及周边其他省份。

    据统计,我省先后经历6次污染过程,平均每次污染过程长达7天,累计优良天数比例持续减小。

     特别是12月份我省在近三年最为不利的气象条件下,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科学管控大力减少污染物排放,持续开展暗访检查曝光, 全省优良天数达到13天,仅比2017同期优良天数减少1天。即使在如此严峻的气象条件下,2018年全省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56.6%,基本完成国家和省定目标任务,长期监测的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呈现持续下降特征,大气污染攻坚治理成效持续显现。

以下是新闻发布会实录

NEW


   焦飞: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就2018年“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作简要介绍:

    201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保大会精神,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和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为契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紧盯目标不放松,持续发力不懈怠,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1

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2018年,全省PM2.5累计浓度为61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同比下降1.6%,圆满完成国家下达我省65微克/立方米和省定63微克/立方米的目标任务;

    全省PM10年均浓度为103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同比下降2.8%,实现省定103微克/立方米的目标任务;

    全省优良天数比例为56.6%,基本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优良天数比例目标任务。全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年均浓度分别为16微克/立方米、39微克/立方米、2.1毫克/立方米,较2017年分别下降23.8%、2.5%、16.0%,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总体来看,通过一年来的持续攻坚和不懈努力,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和提升。纵观全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我省污染严重的时段主要集中在1-2月份和11-12月份。1-2月份我省气象扩散条件较差,污染物持续累积,造成PM2.5升高,致使我省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与周边省份拉大了差距。

   4-9月份,我省空气质量一度取得良好成绩,PM2.5月均浓度均在45微克/立方米以下,特别是7、8、9连续三个月PM2.5月均浓度均首次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表明我省污染治理减排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空气质量好转因素正在加速累积。

   11-12月份,秋冬季节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气象扩散条件较往年显著变差,我省重污染天气频发,还远重于京津冀及周边其他省份。据统计,我省先后经历6次污染过程,平均每次污染过程长达7天,累计优良天比例持续减小。

   天不帮忙,人更努力,面对极其不利的气象条件,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决策部署,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管控方式,分行业分种类实施差异化错峰生产,采取在线监测监控、用电量指标监控、异地督导核查等方式,实施全地域、全时段、全过程的动态监管,通过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有效削减了污染峰值,减轻了重污染天气的影响,全省未出现暴表现象,这也是我省连续两年未出现污染指数曝表的情况。

   特别是12月份我省在近三年最为不利的气象条件下,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科学管控大力减少污染物排放,持续开展暗访检查曝光,全省优良天数达到13天,仅比2017同期优良天数减少1天。即使在如此严峻的气象条件下,2018年全省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56.6%,基本完成国家和省定目标任务,长期监测的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呈现持续下降特征,大气污染攻坚治理成效持续显现。


2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开展情况


   坚持把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紧盯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时段,坚持系统谋划、标本兼治,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坚持绿色发展,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一是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全省各级党委(党组)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坚持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向党中央看齐的政治自觉、向群众负责的价值取向、为未来着想的历史担当,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压实各方责任。

   在全省组织开展了127场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在河南逐步落地生根,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公众参与、合力攻坚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二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成立省污染防治攻坚领导小组,建立省委书记、省长“双组长”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制定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大会,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全面安排部署。

   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决议》,用法治的力量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

  三是治本举措齐头并进。

    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梳理明确年度和三年目标任务。《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河南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河南省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生产结构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河南省煤炭消费减量行动计划(2018-2020年)》《河南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8-2021年)》《河南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配套文件陆续出台,提出了一系列治源头、管根本的重大举措,为打好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支撑。

(二)强化源头严防,统筹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一是加快结构优化调整。

   攻结构之坚、体制之坚、创新之坚,一个产业、一个方案、一个班子、一抓到底。全省启动搬迁改造企业45家,退出电解铝产能106万吨、煤炭产能210万吨,关停落后煤电机组107万千瓦,新增再生能源装机159万千瓦,整治取缔 “散乱污”企业8043家,12个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14个铁路专用线进企入园工程加快推进,全省节能环保支出358.5亿元,较2017年增长48.3%,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是推进工业企业深度治理。

   把超低排放改造扩展到钢铁、水泥、碳素、平板玻璃等行业,对化工、有色、焦化等行业实施特别排放限值改造,对制药、农药、煤化工等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共计完成1423个提标治理项目,全面启动35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拆改,省辖市建成区煤气发生炉、热风炉、导热油炉全部完成拆除或清洁能源改造。

   三是强化燃煤污染治理。

   全省新增供暖面积3962万平方米,完成“电代煤”“气代煤”112万户,取缔散煤销售点283个,罚没劣质散煤2607吨,有效杜绝了劣质燃煤销售和使用。

   四是严格扬尘污染管控。

   细化建筑、拆迁、交通、水利等各类施工、道路扬尘控制标准,全省98%的工地安装在线监控监测设备,市容环卫车辆设备增加至11000余台,所有纳入监管的渣土运输车全部完成自动密闭改造。

   五是深化机动车污染治理。

   全省累计淘汰老旧车辆35.1万辆,推广各类新能源汽车54470标车、超额年度任务94.5%;深入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整治行动,累计抽检柴油货车18.4万辆,查处不合格车辆1.05万辆。打黑油、端窝点、断链条、挖幕后,全省取缔“黑加油站点”2412家、流动售油车1346辆,净化了成品油市场秩序。

(三)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调度推进机制。

   印发《河南省环境空气质量月排名暨奖惩办法》,逐月分解下达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每月通报空气质量排名,采取预警提醒、任务调度、重点督办、奖罚并重、公开约谈等强化措施,层层传导压力,先后下达预警提示函103次,对37个市县进行通报批评,对4个省辖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10个县(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公开约谈。

   二是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对各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实行阶梯式奖惩,按月考核并兑现补偿金,2018年全省共扣缴大气环境生态补偿金1.9亿元、奖励1.7亿元。体现了污染者赔偿、治理者受益的鲜明导向。

   三是推行绿色调度机制。

    出台《河南省绿色环保调度实施方案》,在全国率先实施绿色环保单位优先生产、高污染单位限制生产的绿色环保调度制度,实施税收调控、绿色信贷、审批支持、资金支持、优先实施电力调度等激励政策。

   2018年,全省环境保护税申报数额14.6亿元,依法减免税款4.5亿元,少排污少缴税激励效应初步显现,企业节能减排动力明显增加。

   四是实施差别化管控机制。

   制定《河南省重点行业差异化错峰生产指导意见》,按照钢铁、焦化、铸造等不同行业内排放浓度、排放总量等指标,实施豁免类、限产类、限制类差异化错峰生产,对工艺技术先进、实现超低排放的企业豁免错峰生产,引导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升级。

   全省实施错峰生产企业由2017年的1949家增加到4076家,其中,豁免类企业320家、限产类企业1773家、限制类企业1983家。在执行差异化错峰生产的同时,严格落实应急减排措施,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四)严格污染管控,全面提升大气环境治理能力。

   一是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

   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管控清单,实施“一厂一策、一企一策”,急减排措施具体落实到了每条企业生产线和每个工地。每周组织会商研判,通过应急管理系统,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实现了省、市、县三级高效、快捷地指挥和调度,通过在线监控、电力监控平台、交叉互叉、驻厂监管等措施,对纳入应急管控清单的22817家涉气企业,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监管。

   同时,对每次重污染过程应急管控执行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对减排措施不落实、应急效果不达标的企业依法从重处罚,直至停产整治;对应急响应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部门从重从严进行督办问责。

   二是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加密构建全省大气环境质量综合监测网络,13个气溶胶激光雷达观测站,321个县级和1788个乡镇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全部建成投运,实现对2075家重点涉气企业污染物排放、19044家企业用电量指标的日监控,安装在线视频监测监控联网工地数6709个,建成机动车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133台,全省131个县(市)和95%的乡镇建成“蓝天卫士”监控平台,布设高清监控探头19885个,可覆盖全省农区,实现了对秸秆焚烧现象的高效管控,全省基本实现污染源的全面监控、动态监管。

   三是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

   开展覆盖全省18个省辖市的省级环保督察,围绕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生态环境部强化督查反馈整改问题,坚持“督政”与“查企”并举,层层传导压力、推进责任落实,陆续曝光33个典型案例,解决了一批老百姓反映强烈环境突出问题。

   一年来,全省先后组织开展了20余次专项执法行动,行政处罚立案11498起,罚款金额5.57亿元,分别是2017年的158.27%和172.91%。其中,按日连续处罚22起,查封扣押744起,限产停产116起,行政拘留715起,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2019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决策部署、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至关重要的一年。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势发力、攻坚克难、补齐短板,坚决打好结构调整优化、工业企业绿色升级、柴油货车治理、城乡扬尘全面清洁、环境质量监控全覆盖五个标志性攻坚战役,在增加环境容量、减少污染排放、调整“四大结构”、强化督政督企、提升能力建设上下大功夫,展示新担当、彰显新作为,以更强的势头、更严的标准、更大的力度,坚决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态环境的幸福感、获得感!

   一年来,媒体朋友们对我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不仅及时报道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取得的进展,还讲述攻坚一线生动真实的环保故事,采写了大量鼓舞人心的好作品,为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突贡献。借此机会,对一年来大家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谢谢大家!

大河报:我们知道,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是我省“四个结构”调整中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省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作,请问省交通运输厅都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下一步又有哪些计划呢?

刘江: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近年来,省交通运输厅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的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百姓民生出发,从行业实际出发,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深化交通运输污染治理,持续提升行业污染防治能力,坚决打好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运输结构调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2018年,我们不断完善路网结构,推进重型车辆绕城行驶,根据全省现有路网结构和实际通行量,拟定了河南省过境重型车辆线路设计方案;大力发展多式联运,3个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成效明显,中欧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机场国际物流多式联运数据交易服务平台等功能更趋完善,拟定了12个省级示范工程;

   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推广使用绿色交通运输装备,全省新增公交车辆3702辆,其中新能源车辆3656辆,占比98.8%,全省新能源公交车总数达2.25万辆,每年可节约燃油3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20万吨;加快调整货运结构,全省大宗货物铁路货运量较2017年增加2215万吨,节约能耗39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万吨;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整治,联合生态环境、公安部门,查处超标排放柴油货车8200余台次。

   目前,我厅已牵头制定了《河南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已正式上报省政府,将于近期以省政府名义印发。

   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发改、工信、公安、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商务、铁路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实施铁路专用线建设、铁路货运服务提升、港口和工矿企业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集装箱铁水联运拓展、多式联运信息互联互通、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城市配送新能源车辆推广等重点工程,不断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切实提高运输组织水平,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老旧车淘汰工作是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关系到民生和道路交通安全,请问2018年老旧车淘汰工作进展如何?

赵旭东谢谢您的提问。

   根据《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河南省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省公安厅成立了攻坚战领导小组,督促各市、县政府把老旧车淘汰工作纳入当地大气污染防治总体规划系统推进,出台补贴政策,严格考核问效,对工作开展不平衡、注销拆解手续不规范、宣传教育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完善程序,严格标准,及时纠正解决,推动老旧车淘汰工作扎实、深入开展。全省各级公安机关把老旧车淘汰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牢牢抓在手上,强力推进,督导落实。

  一是严管严限

   狠抓禁行限行、缉查布控、路面查控等重点环节,协调有关部门停止办理老旧车ETC业务,督促老旧车主主动淘汰;

  二是源头排查

   对所有老旧车逐一登记造册,核实档案,建立台账,组织动员企业、乡镇和单位找车找人督促淘汰;

   三是强化拆解

   对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严格办理拆解报废业务,并会同环保、商务等部门开展老旧车集中销毁行动;

   四是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老旧车的危害性,形成了淘汰治理的强大声势,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注、参与、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的舆论氛围。

  经省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数据库统计,截至2019年1月1日零时,全省2018年度办理老旧车注销2998辆,公告牌证作废34.8127万辆,共计35.1125万辆,占2018年全省老旧车总量358748辆的97.88%。通过老旧车辆的淘汰,进一步减轻了机动车排气污染,助力了大气污染攻坚治理。

香港卫视:现在是取暖季,百姓普遍关注咱们集中供热推进情况,请问目前我省的集中供热普及率有多少?

刘洪:谢谢您的提问。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8]14号)文件要求,我省20个有集中供热目标任务的省辖市和直管县(市)要在2018年10月底前完成,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508 万平方米,新建、改造管网总长度227.8 公里,新建、改造换热站约169座。

   郑州、安阳、焦作、濮阳4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5%以上;新乡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以上;洛阳、许昌、济源3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5%以上;开封、平顶山、鹤壁、三门峡、驻马店5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5%以上;漯河、商丘、南阳3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55%以上。

   为了扎实推进各地集中供热设施建设,确保如期完成大气污染攻坚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省住建厅积极细化工作方案,加强调度和督导,制定了《河南省2018年城镇供暖推进方案》和《河南省2018年集中供热省定目标考核验收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和时间节点。

   采取周调度的形式每周汇总各地集中供热进展情况,认真分析研判各地集中供热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进展较慢的城市进行通报,并提出加快进度的具体措施和要求。在各地主管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截止10月底,有目标任务的16个省辖市和4个直管县(市)三项指标和各地供热普及率均已如期完成。

   各地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并把集中供热当成重要的民生实事加大力度强力推进,在10月份完成既定目标的基础上自我加压,持续推进集中供热设施建设。

   截止12月底,共完成新建、改造管网396.82 公里、新建改造热力站391座,新增供热面积3962.83万平方米,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74 %、231 %和158%。

   郑州、安阳、焦作、濮阳4市集中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85%、85.15%、85.04%、90.85%;新乡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8.91%;洛阳、许昌、济源3市集中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80.11%、75.28%、75.10%;开封、平顶山、鹤壁、三门峡、驻马店5市集中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67.84%、67.94%、67.10%、67.5%、65%;漯河、商丘、南阳3市集中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55.09%、56.24%、55.02%。

工人日报:请问我省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有哪些成效?在城市产业布局方面有哪些规划?

李大刚: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新闻媒体界的记者朋友们长期以来对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也非常感谢大家为积极传播工信之声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所提的问题,主要涉及两项我厅承担的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一个是淘汰落后产能,另一个是城市建成区内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

   关于淘汰落后产能。一是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形成法治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综合利用能源、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通过建立机制、制定方案、核查验收、鼓励举报等措施,要求各省辖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做到应退尽退。

  二是下达目标任务

   下达了2018年度淘汰钢铁157万吨、焦化湿法熄焦工艺两套的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任务,要求各地政府对列入名单的落后产能主体设备及附属生产设备依法依规进行处置,确保年底前淘汰完成。

  三是开展专项行动

   开展淘汰无证水泥企业和直径3米以下水泥粉磨设备专项行动,共取缔淘汰无证水泥企业11家、直径3米以下普通水泥粉磨设备1台,并于12月15日前依法拆除到位。

  四是开展督导检查

   9月,对重点地区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工作进行了实地督导。

  五是开展考核验收

   对2017年全省依法依规退出落后产能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验收,并将考核结果上报省考核办,强化对考核结果的运用。

   关于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我们围绕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反复讨论研究,起草制定了《关于推进城市建成区重污染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并征求吸纳了各省辖市政府和省直有关单位意见,于2018年12月18日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正式印发实施。《指导意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突出因地制宜。

   因各地的经济水平、城市发展、环境指标、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各不相同,结合放管服精神,“哪些搬、如何搬、往哪搬”等问题,由各地政府立足自身实际通盘考虑,自主决策。

  二是坚决摒弃“一刀切”。

  结合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特点,提出搬迁改造分“四步走”,即对可通过改造实现达标排放的企业实行就地改造;对不能通过改造实现达标排放的企业实行退城入园;对不愿意退城入园或无力搬迁的企业,在符合城市各类规划的前提下,就地转型转产;对不愿搬、不愿转的企业,依法依规予以关闭退出。

  三是强调政策支撑。

   城市规划区内重污染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敏感度高,不仅涉及城市规划、环境规划、土地规划和产业规划等各类规划之间的统一和衔接问题,还涉及社会经济、企业发展、职工就业、社会稳定等一系列社会民生问题,必须要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作为支撑,才能保障该项工作稳妥推进。

  对此,我们提出了财税、金融、土地等一些政策措施。四是强化联动配合。《指导意见》既明确了市县政府的主体责任,也明确了省直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配合任务,从而建立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合力推动该项工作。

大河网我省能源结构偏煤问题比较突出,请问,省里是如何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以及建设多元化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的?

薛东峰谢谢您的提问。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是打好蓝天保卫战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倒逼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十三五”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能源革命战略思想,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污染防治攻坚决策部署,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多措并举,持续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坚决压减煤炭消费。

   特别是去年6月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以后,组织对煤炭消费总量超过1000万吨的9个城市进行了专项督导,坚决压实地方政府和企业责任,实行煤炭消费总量工作按周调度、按月预警,采取严控增量、优化存量、节能改造、清洁替代等一系列措施压减煤炭消费,2018年煤炭消费总量约2.2亿吨,同比下降3%左右,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比重降低至71.5%左右,“十三五”前三年连续下降,共削减煤炭消费量约1700万吨,累计下降7.3%左右。

   在大力削减煤炭消费的同时,积极扩大清洁能源供应,着力提升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大力淘汰煤电落后产能,优化生产结构,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

   一是加快可再生能源建设

  完善风电建设管理机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全年风电新增装机达到159万千瓦,创历史新高。以光伏扶贫项目为重点,加快光伏发电步伐,全年投产光伏装机260万千瓦,居全国第4位。有序推进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全年建成项目5个、总容量11万千瓦。

  初步统计,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850千瓦左右,占发电总装机比重突破20%,非化石能源利用量达到1864万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

   二是持续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积极推进西气东输三线中段等天然气外引通道建设,建成洛阳-嵩县-栾川、灵宝-陕县、民权-商丘等县域支线,全省天然气长输管道里程突破6200公里。全面启动储气设施建设,建成中石化濮阳文23储气库主体工程,天然气利用快速增长,2018年消费量约12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2%。

  三是加快推进电力结构调整

   充分利用现有通道,扩大引入西北电网、华中电网清洁电力,全年吸纳省外电量444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13%。

  深入推进煤电结构调整,2018年关停煤电机组11台、合计容量107.7万千瓦,约占全国关停总量的九分之一,全省单机60万千瓦以上煤电机组占煤电机组装机比重达到57%,供电煤耗降至305克标准煤/千瓦时。四是强力推进清洁取暖。

  实施现役机组集中供热改造,全年新增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能力5500万平方米,完成“双替代”112.4万户,高出年度目标12.4%,全年新增清洁取暖面积1.19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达到49%,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


    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明确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必然选择,是全省人民群众的迫切期盼。

    河南省将持续推动打赢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攻坚措施的全面落实,有效改善全省大气环境质量,努力完成国家考核目标任务,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关标签:滤筒

最近浏览:

在线客服
分享